close
『無論善與惡、黑與白,我們能夠分辨前者與後者的差異,卻不能忘記真實殘酷的那一面。』

     從「神秘河流」一直到「陌生的小孩」,克林伊斯威特都用「道德」的觀點去描寫故事,從「神秘河流」對於人性黑暗面的心理與外在現實的反應,「陌生的孩子」道德的光明面與黑暗面的對抗,這兩者比較起來,鏡頭的內涵都有著克林伊斯威特冷靜以及執著的那一面。克林伊斯威特一直不是好萊塢的信徒,從「神秘河流」的非公式化的劇情結構就能一覽無遺,但在『陌生的孩子』中,將好萊塢偵探電影的元素善加利用,讓原本公式化類型電影,變得更加多變與深度。
    故事發生在1932年的美國洛杉磯,是一個真實改編的故事,利用人性善惡的角色個性增加善與惡的對稱方式,再加上利用古典三幕結構,更加切入20年代的主題,更貼切來說,這樣的方式,更是有著20年代黑色、推理與懸疑電影的影子。
    一個單親媽媽扶養小孩,在那樣的年代是一件相當的辛苦的事,為了家庭與孩子,總機主管工作一如往常繁忙,分身乏術,無法照顧得自己的小孩。小孩遺失了,讓他焦急如焚,求助警方,卻面對一場天大的謊言。母愛是偉大的,也是自私的,內心的糾結也是折騰,一件失蹤案牽扯出一連串警界的腐敗事實,一個母親在到處危險的社會中拼命尋找自己的孩子,看似神話般的技倆,其實是一場揭發陰謀的現實劇。
    一個殺人狂讓我們了解到這個社會的殘酷。但腐敗的官僚體系,才是整個事件的起源,如果這一切反過來了,說不定這一切都將會大事化小,小事化無。可惜的是,我們的能希望著故事的結局的充滿美好的。電影的結局為開放式結局,或許是這個故事本身是沒有結果的,但另一方面來說,這樣的結局,才是更加有希望的,不是嗎?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imonfil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